浙江姑娘流感变“白肺”, 急送ICU! 肥胖让她差点丢命

发布日期:2025-03-06 12:54    点击次数:67

生命在疾病、意外面前,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力。每年冬天对一部分人来说特别难熬,甚至有“老年难过冬”的说法。

寒冷的天气,就像给细菌、病毒发送了一个“万事俱备”的信号。

我们的“防御系统”准备好了吗?

人与人之间的“抵抗力鸿沟”远比想象中更大。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基础疾病就像隐匿的“间谍”,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几个回合下来身体就“溃不成军”,甚至“不战而败”了。

ICphoto

区区流感竟然用上ECMO

肥胖让感染风险成倍增长

这个冬天,流感格外猖狂,很多人被“打”得措手不及,区区流感,为何要命!

因为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可趁之机”。

“坏了,流感了。”20多岁的小朵(化名)发烧到全身酸疼,家中的囤药也不够了,便拖着病躯独自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可能是路上消耗过大,小朵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原本以为就是来配个药,没想到直接住进了重症监护室里。

小朵的影像报告显示,她的双肺都已是“白肺”,很快呼吸出现衰竭。

病情发展迅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立马给小朵用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将近一周的时间,小朵才转危为安。

当转进普通病房之后,小朵庆幸自己经历了一场“还能醒过来的梦”。但是她想不通,区区流感,别人都能一周自愈,而自己却差点丢掉性命?

“等出院了,你要改变饮食结构,让自己的生活健康规律起来。体重降下来了,很多疾病的风险也降下来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蕙蕙说得很委婉。

小朵是个肉眼可见的胖姑娘,BMI(身体质量指数)超过30kg/㎡,达到肥胖标准,因为长期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毕业之后体重直线飙升。因为年轻,很多“隐患”藏匿较深,偶尔的不适感都被她忽视掉。

“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并发症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像常见的‘三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等等。而这些症状就像‘糖衣炮弹’,因为不会立马出现急症,但是一旦有了‘导火线’,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发生连锁反应,这也解释了‘同一种疾病,为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表现’。”

每次碰到“化险为夷”的肥胖患者,胡蕙蕙给出的处方都是减肥。“体重减轻,不仅可以显著地改善代谢指标,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将危险的火苗扼杀在摇篮里。”

胡蕙蕙说,每年秋冬季节,都有不少流感引发肺炎的重症患者,而且层出不穷。

除了肥胖患者,高危人群中还包括了免疫力薄弱的老年人和5岁以下的儿童,慢阻肺、哮喘等患者、孕产妇、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等。

大叔晨跑突然倒地

冬季血压偷偷升高措手不及

除了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无孔不入”。

一到秋冬季节,为了“保暖”,人体机能高速运转,尤其是心脏,更是超负荷工作。无论是门诊还是病房,心血管内科都人满为患。

58岁的老李(化名),体格很好,临近退休,每天坚持晨跑。他说,这是在偿还年轻时候欠下的“债”,因为应酬和无节制地生活,40岁他就患上了高血压。虽然进行了干预,但他还是需要长期服药。

前段时间寒潮来袭,早上气温接近零度,老李坚持跑完5公里。一天,他突感胸痛,“就像石头压在了胸口”,整个人都站不住,倒地之后趁意识还清醒的时候立刻拨通了家人的电话。

“从天而降”的心梗,被老李碰上了。幸好送医及时,没有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72岁的老张(化名)就没这么幸运了。没注意保暖,在出门买菜的路上,突然倒地不起,热心群众拨打了120。是脑梗,虽然命捡回来了,但让他失去了行动力。就因为他没有注意到升高的血压,没有调整药物的剂量,后悔也为时晚矣。

说起高血压,很多人的态度都是不以为意。

要知道,高血压的人群已经非常庞大,根据最新数据,在中国约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至少一人患病,但是真正进行干预管理的人少之又少。“同时,我们的血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生理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温、情绪、活动状态、饮食等。尤其是秋冬季节,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药物也应该随之做出改变。能做到这一点,对血压进行更严格地管理,会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林艳说。

高血压看似普遍,但它“辐射”功能强大。它不仅能引起冠状动脉硬化,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还会导致脑血管硬化、狭窄、堵塞甚至破裂,引发脑缺血或者脑出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预防和控制基础疾病很重要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看似牢固的“堤坝”,基础疾病就像微不足道的“蚁穴”,不予以控制和管理,经年累月,结果可想而知。

预防和控制基础疾病,何其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胡蕙蕙说,生活习惯包括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合理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的食物。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改善心肺功能和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降低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遵医嘱,规范治疗。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定期体检是重要手段。随着检查设备越来越精细化,疾病的发现端口也在前移。林艳建议,除了血液常规检查之外,现在还有泛血管检查,更全面、更精准地评估全身血管的风险。“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面对“无差别攻击”,我们的身体要尽量保持在“完美状态”。“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防御能力,虽然不能保证绝对不会引发感染性疾病,但是‘中招’会晚一些,症状也会轻一点。”林艳建议,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冬季等基础疾病高发季节,要注意保暖,随时保持“战备”状态。

潮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张冰清许紫莹

点赞

在看



热点资讯

打破认知局限!为何顶级圈层都拥有多套思维系统?_风水_上帝视角_维度

当你看到富豪们出入风水大师的宅邸,或是听闻商业大佬在办公室布置风水局,是否会下意识认为“有钱人都迷信风水”?但真相远比表象复杂——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真正的秘密武器并非风水玄学,而是多套思维系统构建的认知维度。这种思维差异,才是阶层分化最隐秘却最致命的“分水岭”。 一、被误解的“风水信仰”:一场认知维度的误读 大众对富豪信风水的刻板印象,本质是认知降维的结果。我们总习惯用单一因果逻辑解释复杂现象:看到有钱人热衷风水,便简单归结为“信风水所以有钱”。但现实是,真正驱动他们接触玄学文化的,是远...

相关资讯

  • 打破认知局限!为何顶级圈层都拥有多套思维系统?_风水_上帝视角_维度

    当你看到富豪们出入风水大师的宅邸,或是听闻商业大佬在办公室布置风水局,是否会下意识认为“有钱人都迷信风水”?但真相远比表象复杂——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真正的秘密武器并非风水玄学,而是多套思维系统构...

  • 电动车高配就一定好?四大“鸡肋”配置,买车时需警惕!

    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出招吸引消费者。曾经,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是衡量电动车好坏的金标准,但现在,这些基础配置已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电动车制造商们开始堆砌...

  • 【致敬劳动者】保障创新干劲足

    【致敬劳动者】 5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内的华普生物疫苗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现场,塔吊如钢铁巨人舒展长臂,将混凝土精准投送至三层厂房顶端,钢结构框架间机械轰鸣,交织成一曲激昂的...

  • 与青梅竹马退婚后, 我转身嫁给了王爷【完结】

    我坠崖被救回来后,突然就……不恋爱脑了,也不再痴缠薛妄了。 我不再追着他跑,对他嘘寒问暖,讨好迁就。 而是日日把自己关在佛堂,虔诚念经。 连他上门说要退婚,我都只是点头说了句「行」。 然后,我继续回来...